一、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的病虫害防治
主要病害有:轮纹烂果病、斑点落叶病、红点病、黑点病、炭疽病、苦痘病;虫害有:康氏粉蚧、红蜘蛛、白蜘蛛、棉铃虫、金纹细蛾。
1.发病特点。(1)苹果谢花后不久,幼果果面茸毛开始脱落,形成皮孔后发育成果点。遇上降雨或雾、露,轮纹烂果病菌就会通过皮孔侵入幼果。侵入幼果的病菌在皮孔处潜伏着,到苹果近着色期,病菌开始侵染,造成烂果。(2)苹果炭疽病菌也是借风雨通过皮孔侵入幼果,潜伏一段时间后扩展发病,引起烂果。(3)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侵染春梢期幼嫩叶片,形成病斑,造成落叶。侵染套袋前的幼果,在果面—亡形成小红点。(4)镰孢霉菌、单端孢霉菌侵染幼果,在果面上形成小黑点。此外,康氏粉蚧、乳油制剂及增效剂的隐性药害也能造成小黑点。(5)缺钙易引发苦痘病和痘斑病。
2.防治措施。依据套袋红富士苹果病虫害发生特点,谢花后到套袋前要喷用4次药:
第1次药:苹果谢花后7~10天(约5月10~15日),防治斑点落叶病、轮纹烂果病、炭疽病、苦痘病、红蜘蛛、白蜘蛛。
第2次药:上次喷药后10天左右(约5月20~25日),防治轮纹烂果病、炭疽病、斑点落叶病、苦痘病、康氏粉蚧、蚜虫。
第3次药;上遍药后10天左右(约5月30日~6月5日),防治轮纹病、炭疽病、斑点落叶病、红点病、黑点病、苦痘病、棉铃虫、金纹细蛾。
第4次药:苹果套袋前4天左右(约6月10~15日),防治轮纹烂果病、炭疽病、红点病、黑点病、棉铃虫、康氏粉蚧。
病害防治,谢花后第1次到第3次药,使用喷克800倍液2~3次,进行保护杀菌,第2次药可配合使用进口甲托或多菌灵,进行追杀杀菌。第4次药使用进口甲托800倍液和多抗霉素。虫害防治,可使用保丰灵粉剂、阿维菌素粉剂、吡虫啉粉剂、丰收保粉剂或灭幼脲悬浮剂等。苦痘病的防治可喷用果硼钙等钙肥。
3.用药原则。(1)预防为主,保护性杀菌剂(喷克、大生)和内吸性杀菌剂(甲托、多菌灵)要交替使用。(2)病菌是靠雨水侵染和传播,所以选择耐雨水冲刷的喷克、大生等药剂在雨前喷施,是防治病害的关键。若雨后喷用,要混加甲托或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。(3)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不能使用颗粒粗、悬浮率差、对幼果有刺激性的杀菌剂(如含硫复配剂、某些国产代森锰锌、福美双、乙磷铝以及复配剂)、铜制剂(如波尔多波、必备等)、乳油制剂、增效剂,以防刺激幼果果面造成小黑点、皲皮裂口、果锈等隐性药害。
二、苹果套袋后到摘袋前的病虫害防治
防治的病害有:斑点落叶病、褐斑病、轮纹烂果病、炭疽病;虫害有:桃小、棉铃虫、红蜘蛛、白蜘蛛、金纹细蛾等。
1.套袋后使用3~4次1:2~3:200倍波尔多液,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。或用2次波尔多液与2次80%必备可湿性粉600倍液交替使用。
2.8月上中旬的苹果秋梢期,停喷波尔多液,改喷78%科博可湿性粉800倍液,防治轮纹烂果病、炭疽病、斑点落叶病、褐斑病。
3.防治桃小食心虫、棉铃虫等。用10%歼灭乳油3000~4000倍液,并可与波尔多液混用。
三、摘袋前后病虫害防治
1.摘袋前4天左右,喷用1次80%喷克800倍液,能有效预防套袋果红点病。
2.摘袋后,果皮细嫩或受阳光灼射,若遇秋雨、大雾或湿度过大,果面上特别是向阳面容易发生小红点。摘袋后3天左右,喷用1次防治斑点落叶病的水剂杀菌剂多抗灵400倍液,能明显减轻病果率。
[ 来源:Admin - 2009年8月28日 ]
【 标签: 红富士 】